千村狐兔指点香港之二

4月11日,香港中文大学。

早上很早就起来了,昨晚在GTALK上遇到珍珠,她也在香港,她自去年营救陈光诚后,当局一直限制她出境,想不到她也能自由出境了。我跟她约了到尖沙嘴见面,但是邱林川老师说11点45会来载我去赛马会吃午饭。

早上8点多我就去凯悦酒店的咖啡厅吃自助早餐,准备去尖沙嘴地铁站跟珍珠见面,有两条路线,东铁线不能直接到达,只能到尖沙嘴东地铁站,我就决定在九龙塘转车,结果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九龙塘的人太多太挤,我排队等了5分钟都没进站,我决定继续坐东铁线,终于在尖沙嘴东的P2出口见到珍珠了,但原来47分钟的路花了一个多小时。

珍珠是一个社会运动者,最有名的就是持续组织声援和营救陈光诚的活动,她也长期组织捐助狱中的良心犯如谭作人。不过她由于常常面对很多批评声音,我觉得她的表达通常不清晰,通常是假设听众了解她的语言环境,所以她通常用泛指名词,这样就造成了很多困惑和误解,她个性十足,面对批评也不会耐心解释,所以网上对她的批评非常多。我和她边走到星光大道边聊天。我们先聊今年许多社会活动者居然都能自由出入境的“新现象”,如刘晓原、刘艳萍、流氓燕(叶海燕)去日内瓦参加了人权电影节,曾金燕到香港大学念书,珍珠也能到香港旅行,滕彪也到香港了,这些人都是中国当前活跃的社会活动者,都曾有被限制出境的待遇,想不到都能出境了。从去年余杰出境来看,中国政府似乎有意成全意欲离开中国的异议者,但社会活动者不同于余杰这种愿意离开中国的异议者,他们都只是短暂国际交流,需要重回中国,这居然渐渐被当局默许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打击薄煕来这些左派后的开明策略还是中国政府在限制公民社会成长的同时也有了对人权的一些尊重,没有结论,但还是高兴能在香港见到珍珠。

和珍珠还讨论了最近的公民联署推动人大通过公民政治权利公约的活动,有人认为这活动应该设计持续扩展的活动,珍珠认为这个活动的扩大趋势是递减的,而发起人笑蜀的策略是先递减再扩展,所以目前联署还只是邀请知识分子的参与,还没有扩大到各阶层的联署参与,但不放弃这方面努力。

在交流过程中,我发现我比较弱势:我通常无法享有平等的说话时间的比例,我于是抗议,我要求以慢一点的方式交流,如果我希望对方停止详细解释,我就先表示听懂了,为了证明听懂,我复述对方观点,这样就可以跳跃到下一个话题;如果我希望逐步解释,我说一点就问一下对方是否明白,对方如果极短的回复是或否,则我可以选择解释或继续下一个要点,这样沟通效率就高多了,也不至于跑题。

为了让珍珠理解这个“抽丝剥茧”沟通方式可不容易,我们俩像吵架一样。两个外国人来问路,我说我可以带他们去,但我要2分钟后才行,于是我们俩继续吵架一样快速的总结了两分钟,我估计那俩外国人一定会奇怪中国人怎么这么站大街上吵啊。

后来我带两外国人去坐往罗湖方向的火车,本来可以同路的,他们要换钱买票,我就指明道路就走了,准时到达中文大学的自由女神像,坐上车,和黄俊东老师、邱林川老师、Janet还有一位东方日报的记者林磊英,我们去马会吃饭。据说马会是一个会员制的会所,黄俊东老师是会员,所以我们很荣幸能去吃饭,吃饭的地方的阳台能看到赛马场,香港有赌马的文化来着,而马会是高档会所,据说香港的黑道老大都在这些地方吃饭来着,吃饭时要关掉手机声音,要是手机弄出声音会让黄老师很难堪。我还在想,要是手机有声音了,会不会被黑老大的马仔拖出去啊:)

吃饭吃的东西都很精致,肠粉和饺子都是半透明的,不知道是什么原料做的。吃完饭,邱老师就带我去他办公室坐坐,送了一本《传播与社会学刊》给我。然后邱老师还带我去楼上楼下转了一圈,去最新设备的录影棚参观了一下。我还找到了5年前逛中大校园时在新闻传播系的LOGO下留影的地方,又留影一张:)

2:30是第一场,只有学生和学校的人来看,放电影时我数了下,有30个观众:)看完电影后我们换一个像客厅一样的房间继续聊天,有一个中大的女学生在看电影时就坐在我旁边,边看电影还边做笔记,看来很认真的。还有一个叫赵蒙暘的女生,居然是很早前的关注者,所以她认识的人里有我认识的人,她还在“政见”这个信息图制作小团队参与协作来着,“政见”团队我只知道方可成来着。晚上吃饭时,还有一位男生叫王洪喆,以前在胡泳老师的课堂上见过,但我给忘记他了,他但记得我,他对技术也熟悉来着,邱老师很欣赏他的摄影技术来着。
香港中文大学播放<High Tech Low Life>后和部分老师和学生合影

7:30是第二场,下课的学生和校外的人都可以免费来看。Talkbox的黄河也来了,郭宇同学也来了,结果他坐的士到山顶上去了,那是第一场播放的地点,等他走下山到达播放地点,结果电影刚好结束了。还见到了淡雪MM,4年不见,她博士论文写完了,也结婚了。电影播放后,我照例回答了许多问题。见到老朋友非常开心,不过孟浪在酒店大堂等我,我就没跟黄何、郭宇、淡雪多聊了,我回到酒店,跟孟浪聊电子书制作和发行的方案。他想把一本RFA的张敏写的《穿墙的短波-记录红色中国》书透过网络发行。我确认了他的目标和策略后,建议他定义电子版的版权设置为创作共用协议中的署名-非商业使用,提供各种格式的文档,这样就能促进传播了。

在香港中文大学播映High Tech Low Life后与Janet和Jack合影

跟孟浪聊到11点多孟浪就回家了,不聊不知道,孟浪也是独立中文笔会的创始人之一,上次在台湾见到的贝岭也是独立中文笔会的创始人之一,不过现在他们都不怎么参与笔会的事务了。我都建议这些名人都弄个独立网站来放他们的作品来着,不过他们都不急于做网站。以后再慢慢鼓励他们建立网站啦。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