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1月初,父亲先到广州看哥哥的新家,然后又来看我,来到了阔别三十多年的深圳.父亲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时期,部队执行三支两军[注1],在广深线铁路执勤,军管广州到九龙的铁路,维护治安.后来,复员后到地方煤矿,一工作就是三十年,直到退休了.三十年后的深圳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小站了.我陪父亲到罗湖火车站附近看看.我们到罗湖火车站旁边的交通楼的楼顶,才七层高,眺望香港,可是除了几座小山,什么也看不到,更不用说看到九龙海关了。父亲以前曾在九龙海关,家里还有一张他与战友们在九龙海关前的合影.我们没有香港通行证,去九龙看看也不知要到什么时候了.三十年了,九龙也不知变成什么样了,父亲这样说.
从罗湖火车站交通楼附隔河朝香港方向看去,看到了山上一大片的碑石.我不解.父亲告诉我,那些碑石全是墓碑.死的全是抗美援朝时的香港军人,也就是当时美国组织的”联合国部队”中的英国(香港)军队战亡的军人,当时他们支持朝鲜白军李成宛(即南韩的李成宛),结果被解放军志愿军击毙无数.战死后,英国(香港)政府就把他们埋在罗湖海关对面的山上,碑朝大陆,以泄怨气(如图).父亲在深圳看到的没变的东西就是对面山上的碑了.虽然过了1997,香港回归了,英联邦政府终于从香港撤走了,这碑却还在. 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移走.
这次广州深圳之行,父亲忆古昔今,感慨万千,挥笔题字,摘抄如下:
凳宅三十三,
羊城不见山。
车马不停蹄,
机声闹喧天。
昔年大革命,
军管广深线,
一切都无见。
今朝深圳变,
一座新城建。
注:1、“三支两军”指“文化大革命”期间军队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
支左[支持当时被称为左派群众的人们];
支工[支援工业];
支农[支援农业];
军管[对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实行军事管制];
军训[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