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thoughts on attending the Journalism Trust Initiative networking event

Zola’s opinion,News credibility should rely on transparency, fact-checking, and open discussion rather than external certification. Influential figures gain trust without validation, and third-party organizations may face skepticism. If news is evidence-based and verifiable, certification is unnecessary. The “News Trust Initiative” remains debatable, as credibility evolves dynamically with public perception and scrutiny. Continue Reading …

參加《新聞信任倡議計劃》交流晚會的感想

佐拉認為,新聞的可信度應建立於透明度、事實查核及公開討論,而非特定機構的認證。外部審查與認證可能推廣,但其公信力是否獲得公眾接受則另當別論。部分網紅無需認證亦能獲取信任,且第三方機構亦可能受質疑。因此,新聞若能自證其信,則無須依賴外部背書。「新聞信任倡議」的必要性值得討論,新聞可信度應來自可驗證內容與多方檢視,而非單一機構認證,且其公信力隨時代變遷並非固定不變。 Continue Reading …

關於 錢.tw 知多少

最近出现一些社交媒体內容説 Elon Musk 购买了 钱.tw 指向 https://x.com/elonmusk 我去核查了一下,觉得证据不足以説明是Elon Musk 购买了 钱.tw 。

經過仔細核查目前已知細節,目前没有证据表明 Elog Musk 购买並使用了 钱.tw 这个台湾域名。

我也用 zuo.la 的二级域名 https://钱.zuo.la 是指向了 Elog Musk的社交媒体帐號。当然也不能证明 http://钱.zuo.la 也是 Elog Musk付钱购买了我的二级域名。 Continue Reading …

佐拉在普林斯顿大学思启社的演讲稿

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组织思啟社邀请我去作为嘉宾就中国网络审查分享,我虽然是网络工程师背景,但我不想讨论审查和反审查的技术细节,在天网摄像头、社会信用系统和移动支付的社会里,无所不在的数字化监控让民间没有团结起来形成组织的空间。 Continue Reading …

台灣現有法律下的新住民人權保障與國際人權公約相衝突的例子

我認為出生地不應該成為判斷忠誠的理由,出生地也不應該成為對自由民主憲政體制認識有區別的理由,所以我認為國籍法第10條和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 21 條都違背了國際人權公約中的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第二條,也違背了中華民國憲法第七條 第 7 條。 Continue Reading …